最难移民的国家,从来不歧视华人,人人都是百万富翁,但这确实是瑞士生活成本现状了
去瑞士之前,朋友们都在劝我准备好钱包:"那地方美是美,就是贵得离谱。"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,毕竟网上各种攻略都说了,瑞士物价全球第一。但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,才发现什么叫被现实教做人。
第一天在苏黎世,我的世界观彻底重建了三次。
一碗面条200块,我还以为走错了星球
刚下飞机,饿得前胸贴后背,看到机场附近有家意大利餐厅,想着随便吃个面垫垫肚子。
服务员递过菜单的那一瞬间,我怀疑自己眼花了。最便宜的意大利面,230元人民币。一碗普通的牛肉面,200元人民币。喝杯咖啡?80元人民币,谢谢。
我当时就愣住了。这价格,在国内够我吃一个星期的。
更绝的在后面。我试图寻找"便宜点"的选择,结果发现整个瑞士都是"黑店"。不是这家餐厅贵,是瑞士的餐厅没有不贵的。
点了个最基础的意大利面,等结账时账单上写着35瑞郎。换算成人民币,我这顿"简餐"花了将近250块。那一刻我真的想哭,这一顿饭的钱,在国内够我吃好几顿海底捞了。
超市里的"救命稻草",和那只5块钱的瑞士神鸡
第二天,我学聪明了,直奔超市。
瑞士有两大连锁超市巨头:Coop和Migros,就像国内的华润万家和沃尔玛。我以为在超市总能找到便宜货,结果还是被现实打脸。
一升牛奶:12元人民币
一条面包:25元人民币
普通的鸡蛋,12个装:30元人民币
我在货架前站了五分钟,拿着一盒蛋算了半天:平均一个鸡蛋2.5块钱。这要是在国内,够买一斤鸡蛋了。
但就在我快绝望的时候,发现了瑞士穷游的终极武器——Coop的烤鸡。
一整只烤鸡,5.45瑞郎,约45元人民币。虽然肉质偏柴,味道一般,但在物价如此夸张的瑞士,这简直就是中国胃的救星。
我后来几天基本靠这鸡过活,鸡腿、鸡翅、整鸡,能吃的都吃了个遍。以至于回国后一段时间,看到鸡肉都有心理阴影。
交通费贵到怀疑人生,出租车按米收费
在瑞士坐公共交通,是钱包的又一次重击。
最便宜的一日交通票,400元人民币。注意,这是最便宜的!这个价格,在其他欧洲国家都够买月票了。
更要命的是出租车。瑞士出租车的收费标准,每公里175元人民币,几乎是全球最贵的。我从机场到市区,20多公里,司机报价800多块。当时我的表情,估计比看恐怖片还精彩。
瑞士人的"抠门"生活哲学:开车两小时去德国买洗发水
但最让我震撼的,不是这些天价消费,而是瑞士人的生活态度。
在苏黎世湖边,遇到一个本地大叔,开着一辆看起来价值不菲的奔驰。我以为是个有钱人,结果聊天才发现,人家每周末都要开车2小时到德国边境城市买生活用品。
"洗发水、沐浴露、牙膏,这些东西在德国买便宜一半。"大叔很认真地跟我说,"虽然开车过去要花汽油钱,但买一次够用一个月,还是划算的。"
我当时就傻眼了。开着奔驰去邻国买9.9包邮的洗发水,这画面太魔幻了。
后来了解才知道,这在瑞士完全不算稀罕事。德国边境小城康斯坦茨,每年都会迎来一波波专门来购物的瑞士人。超市里货架上贴着瑞士法郎的价格标签,德国商家都习以为常了。
工资高得离谱,但花钱也快得离谱
瑞士人为什么能承受这样的物价?答案是工资高。
瑞士日内瓦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23-24.48瑞士法郎,月最低工资4000瑞士法郎,约合人民币3万元。注意,这是最低工资,不是平均工资。
据说瑞士每22个本地人里就有1个百万富翁,人均工资折合人民币超过5.5万元。
听起来很诱人对吧?但现实是,高工资根本追不上高物价的脚步。
在苏黎世认识一个华人朋友,在银行工作,月薪1万多瑞郎(约7万多人民币)。按理说算高收入了,但她跟我抱怨:"房租1800瑞郎,吃饭1000瑞郎,交通300瑞郎,保险500瑞郎,一个月下来根本存不了几个钱。"
在苏黎世,一家三口的两居室月租1800瑞郎还算"性价比高"的,换算成人民币接近13000元。这个价格,在国内一线城市都能租个不错的房子了。
瑞士式"精致穷":富得低调,省得张扬
最有意思的是瑞士人的消费观念。他们富,但不张扬;抠,但抠得理直气壮。
在班霍夫大街这条全球最贵的购物街上,你很难看到穿金戴银的瑞士人。大部分人穿着朴素,背个帆布包,看起来就像普通上班族。但可能人家资产几百万,就是不显摆。
朋友请我去他家做客,我以为会有丰盛的晚餐。结果主人就做了份简单的意大利面,配点沙拉和面包,分量刚好够吃,绝不浪费。饭后还要用面包把盘子里的酱汁刮干净。
"这是瑞士人的传统,"朋友解释说,"宁吃七分饱,绝不剩饭菜。浪费食物在我们这里是很丢人的事情。"
穷游瑞士的终极攻略(血泪总结)
在瑞士穷游了一周,我总结出了几个省钱神技:
超市攻略:Migros和Coop是首选,找标有"M-Budget"和"Prix Garantie"的自有品牌商品,能省不少钱。周末去,经常有打折活动。
住宿技巧:避开苏黎世和日内瓦这种大城市,住在周边小镇,坐火车进城。虽然交通费贵,但住宿便宜很多。
吃饭策略:麦当劳、汉堡王这些快餐是"奢侈品",一个套餐100块。超市的烤鸡、三明治是主食,配点牛奶面包就是一顿。
交通秘籍:买Swiss Travel Pass,虽然贵但覆盖面广。或者像当地人一样,能走路就走路,瑞士风景好,走走也不亏。
购物窍门:除了瑞士特产巧克力、手表,其他东西都别在瑞士买。连瑞士人都跨国购物,你还图什么?
写在最后: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,富裕也限制了他们的想象
回国后,朋友们都问我瑞士怎么样。我只能说:瑞士很美,美得让人心动;瑞士很贵,贵得让人心碎。
2025年全球生活成本指数,瑞士苏黎世排名第一,这不是浪得虚名。但瑞士人也有他们的生存智慧——高收入、高消费、高品质,同时保持着一种克制的优雅。
我们总觉得有钱了就应该挥霍,但瑞士人告诉我,真正的富裕是有能力选择不浪费。他们开奔驰去买便宜洗发水,不是因为买不起,而是因为没必要当冤大头。
瑞士确实是个生活成本高得吓人的地方,但也是个让人重新思考"富裕"定义的地方。物价是现实,但态度是选择。
想去瑞士的朋友,准备好钱包的同时,也准备好被刷新三观吧。
页:
[1]